文化
印象重庆
“山城江城雾都名,城在山中楼在雾。”初读这句诗时,我便对重庆心生向往。直到踏上这片土地,才真切领略到诗句中描绘的独特韵味。
走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,地接司机载着我们姐妹俩驶向宾馆。透过车窗远眺,群山环抱间云雾氤氲,高楼如春笋般刺破云层,层楼叠榭错落有致。山城特有的繁华与磅礴气势扑面而来,让我满心欢喜。
车在蜿蜒山路上盘旋,时而急转弯,时而陡坡上行。抵达目的地后,我习惯性抬头望向天空,试图借太阳辨别方向,却只见到灰蒙蒙的云层——这座被称为“雾都”的城市,阳光总是吝啬露面。
重庆既有现代都市的开放包容,又沉淀着巴渝文化的深厚底蕴。朝天门码头处,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,勾勒出雄浑壮阔的“夹马水”奇观。码头文化、“棒棒军”精神,以及两江夜游、璀璨夜景,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。古人笔下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”的壮阔,在此刻仿佛有了具象的注脚。
嘉陵江畔的洪崖洞吊脚楼,堪称山城建筑的神来之笔。吊脚楼依山就势,沿悬崖层层攀升,悬空而立。站在其中,能体验“11楼出门是马路,1楼出门亦是街道”的魔幻空间感,传统巴渝建筑与现代霓虹在此完美交融。
山城的楼宇如同立体迷宫,令人惊叹。有的依山势层层叠叠,与苍翠山峦浑然一体;有的临江而立,仿佛与江水共舞。穿梭其中,常常让人迷失方向——在重庆,“1楼”可能是其他城市的“10楼”,街道与楼宇的界限在此变得模糊而奇妙。
李子坝站的轻轨更是一绝。列车如银色游龙,时而穿楼而过,时而凌空飞架,时而掠过江面。沿途风景如流动的画卷,将山峦、江水、市井百态串联成奇幻的视觉盛宴。
“一条石板路,千年磁器口。”古镇分前街与后街,前街保留着古朴风貌,后街则是仿古商业街。宝轮寺香烟袅袅,诉说千年佛教文化;重庆记忆博物馆里,老物件重现巴渝历史;吊脚楼广场上,传统建筑美学展露无遗。走进陈昌银麻花博物馆,品尝酥脆的麻花,舌尖上的滋味亦是文化传承的印记。古韵与新潮、传统与现代,在此共生共荣。
漫步重庆街巷,导航常常“失灵”,我们索性边走边问,意外邂逅了“八一好吃街”的烟火气。这里是解放碑商圈的美食心脏,豆干、香菇牛肉酱、重庆小面、酸辣粉、麻辣火锅……各色美食汇聚,辣得酣畅淋漓,让人直呼过瘾。
“山似斧劈、水如碧玉”,千里乌江画廊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。两岸青山巍峨,一江碧水蜿蜒,峡谷幽深壮丽,每一处转角都是绝美的山水画卷。
此行难忘的,还有我们的导游——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子王导。四十出头的她,生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,性格爽朗俏皮。一路上,她不仅专业尽责,更用诙谐的重庆方言和生动的肢体语言讲述趣事,让旅途充满欢声笑语。
重庆的山,雄浑巍峨;重庆的水,灵动秀丽;重庆的人,热情似火。这座城,早已将独特的魅力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。(孟宪芸)